acacia

谈无为--学习道德经的体会之六

   无为,是《道德经》中的重要概念,是道德经的三大基石之一。道家所宣扬的“无为”无不为,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,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,而是指君主不与民争。

 《道德经》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。道家的“无为”,并非要我们消极避世,而是应该努力学习,积极进取,通晓自然和社会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。所以说,“无为”并非无所作为,什么事情都不做;而是要按“道”行事,处世立命,摒弃妄自作为,远祸慎行,追求朴素节俭、清静寡欲的境界。

  无为,指一种“顺应自然”的作为。经过有为的思考,以时势、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,即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,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,从而达到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境界。例如人们在改造自然、改变社会的“作为”中,同样要顺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,主观妄为、不该为而为之就会失败。无为是有为的否定,也是更高层次的有为。例如,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顺应民心,“二个中心一个基本点”的决策让全国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,群策群力奔小康。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,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,过上了富裕的生活,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了世界强国。

    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有坎坷也有得志之时,当你处在事业发展的高峰时,不要得意忘形,为所欲为,而当你处于人生的低谷时,不要心灰意冷,自暴自弃,看破红尘,此时,正是你无为而无不为的时候,可以反思自己的过错,可以养光韬晦,静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格局。在最低的境遇里,活出最高的境界。

   对于格局,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词。到底什么是格局?格局,可以分为三个维度,一是看待问题的高度,二是看待问题的长度,三是看待问题的深度。在这三个维度上修炼,使自己眼光深远,胸怀宽广,处乱不惊,临危不惧。如何提高一个人的格局呢?

   一个人的格局是经历磨砺出来的,没有阅历的格局往往是一纸空谈。苦难是一本书,往往越是低谷,越是格局的塑造期。磨难启迪智慧,苦难淬炼心境。所以,坦然拥抱生命中一切的好,一切的坏。

   我们在处理家庭矛盾时,要顺应家庭的自然变化,我们不要去包办儿孙们的生活与事情,时代在进步,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去办事,我们的责任是扶持与帮助,这样家庭矛盾就少了。在教育孩子上,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,给孩子做榜样,身教重于言教。其次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,如自律能力,风筝飞得高是靠线的牵引,河水跑的快是靠岸的约束,孩子有了自律能力,家长方可无为而治。长大后真正有所作为的孩子,不是父母手把手地教出来的,而是源于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,使独立性和创造欲望得以保护、得以发展。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成功的真谛,也是父母无为而治,寓“管”于“不管”之中的必然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评论

热度(14)